“创新实践律动杯”竞赛成果展成功举办

  
    编辑:金勤可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2 11:05:07  阅读量:    

11月10日,首届“创新实践律动杯”创新实践竞赛成果展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官渡校区隆重开幕。本次活动由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与茂名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,集中展示了校地协同创新的丰硕成果,吸引了众多师生、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到场观摩。

茂名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赖为朝,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建东、院长王新刚、副处级组织员杨晓坤、副院长莫才颂、副院长黄崇林,王群教授,工业设计系主任赵芙蕾,以及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出席开幕式。到场嘉宾为获奖者颁奖,并合影留念。展览作品将工业设计、艺术创意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,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。

此次竞赛是高校专业资源与地方文化艺术组织深度融合的主动探索,不仅推动了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,也为茂名市文化传承、产业升级与城市形象塑造提供了新视角,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。

1FA28

一、“创新实践杯”点亮油城创意之光:设计赋能城市,艺术激活产业

本次活动集中展出了多件融合本土文化、生态材料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学生作品。此次活动推动了高校设计力量与地方文化组织深度协同,为茂名推进“工文并重”的城市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。

AADC9

作为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,茂名长期以“工业硬核”形象著称。本次展览通过工业设计与美术艺术的跨界融合,打破“重技术、轻美学”的刻板印象,推动“工业美学”理念落地生根,显著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人文温度。茂名市美术家协会积极支持,引导艺术创作由“纯艺术”向“应用艺术”延伸,聚焦公共空间营造、产品创新与文化创意等现实议题,增强艺术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。

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创意展示,更构建起文化传承、教育改革与城乡美学共建的综合性平台。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王新刚指出:“这不仅是比赛,更是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集体思考。我们致力于‘以赛促教、以赛促产、以赛促城’,让设计成为连接技术与人文、校园与社会的桥梁。”

46126

参展作品运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构传统文化元素,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路径,实现文化传承与当代设计的有机统一。这一实践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持续的文化支撑,也彰显了青年设计力量在城市更新中的责任与潜力。

二、根植本土:用设计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

本次赛事特别鼓励参赛者挖掘高州木偶戏、冼太夫人文化、潘茂名传说、荔枝桂圆、油城记忆等本土元素,以现代设计语言进行再创造。

其中,一组题为《冼夫人》《潘茂名》的拼贴画引人瞩目。创作者以天然小树枝手工拼接,线条刚劲、形象传神,在极简形式中传递出厚重的历史尊严。“一枝一世界,一线一精神”,团队表示,旨在以最原始的自然材质,致敬奠定岭南文明根基的先贤。另一组作品《荔影绰约》《桂香幽梦》则巧妙利用树皮与枯枝的天然纹理,呈现荔枝红润饱满、桂圆温润如玉的意象,既礼赞“中国荔枝之乡”“中国桂圆之乡”的物产荣光,也体现了青年学子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创作的深刻理解。

BA765

一件名为《三界·一面》的脸谱装置艺术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。该作品以传统粤西傩戏脸谱为灵感,重构“天、人、地”三界意象,寓意个体在神性、人性与欲望间的平衡探索。创作者范思韵认为:“这不是简单的复制传统,而是用当代语言向文化致敬。”

B084E

更有学生以废旧课本为原料,折叠成一幅立体的《我爱你中国(广油)》,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实践,实现“从书中读懂中国,再以书本表达热爱”的情感升华。

B9785

三、构建长效机制:打造年度品牌,培育青年力量

据主办方透露,本届“创新实践杯”已初步形成“学—研—用”闭环机制:企业提供真实命题,美协提供艺术指导,高校组织学生创作,优秀成果将纳入“茂名创新设计成果转化平台”,部分作品正对接专利申报与市场孵化。

下一步,双方计划将赛事升级为年度固定品牌活动,设立“乡村设计”“品牌设计”“创新设计”等不同项目赛道,持续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;同时倡议成立“工业设计服务中心”,吸引包括珠三角等多方设计资源下沉,助力本地人才留茂发展。

“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年轻人愿意留下来,用他们的创意改变这座城市。”茂名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赖为朝动情地说,“今天的这些作品,也许就是明天的城市名片。”

结语:创新、文化、宜居的茂名

当树枝化作人物剪影,当课本叠成爱国心形,当荔枝皮纹理变成视觉符号——这些看似微小的设计实践,实则是茂名迈向创新型、文化型城市的有益尝试。正如展览前言所写:“每一次动手,都是对未来的投票。”这场始于校园、协会联动、扎根城市的创新实践,正在悄然重塑这座南方油城的精神气质。未来可期,创意正当时。

撰稿:金勤可 审稿:赵芙蕾 审核:王新刚 签发:何建东